是米哈游成就了陈致逸还是陈致逸成就了米哈游?
其实只可能是米哈游成就了陈致逸,不可能是陈致逸成就了米哈游。
(如果说场面话,那就是互相成就。)
大家如果有做B端生意、C端生意这个概念的话,就能知道为什么我说只可能是米哈游成就陈致逸了。
做B端生意(企业客户生意),其实知名度是在一个小圈子里的。而且成名慢,认可度需要长期积累。认可了也加不了多少钱,北斗企鹅最近凉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试图按C端的名气报高价。
但好处是过气也慢,成名后还能靠江湖地位剥削后辈,甚至有可能吃一辈子。
做B端生意的人,收入取决于极少数决策者的认可,所以收入上限低,下限高,是典型的买方市场。
而做C端生意的人就不一样了,卷得要死,成功需要极大的运气成分,水平和你接近的人有的是。
同时一旦胜出,在过气前就拥有巨大的要价资本,可以挣远远多于B端生意的钱。
陈致逸作为一个配乐作者,其实是B端生意的从业者。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根本也不会关心配乐作者是谁。
你听到一个好的游戏配乐,通常你会觉得是游戏牛逼,而不是配乐作者牛逼。
配音演员也有类似的属性。三国杀早期配音那么流行,配音演员连个名字都没外显。
但巧就巧在,米哈游是中国罕见的搞B端职业偶像化的公司。
愿意配合这件事的人,比如多多poi、小N,都收获了远远高于自己行业内实力的粉丝数和影响力。
陈致逸也是受益者之一。
如果不是米哈游,他就跟很多配乐作者一样,作品有人听,但没人关心他是谁。
但陈致逸给米哈游带来的东西,只能说锦上添花了。
陈致逸在原神成功前,虽然有少量粉丝,但绝对没有能带火原神的号召力。
其次,他在原神里的作品,更多的是完成本职工作,换其他人做,也许无法树立起《原神》音乐那招牌式的风格,但其他人做《原神》音乐,和他可能只是80分跟90分的区别,并不是天壤之别。
中国的音乐人才储备,比大家以为的要高得多,只是大部分人没机会为大众所熟知而已。
这也是抖音神曲层出不穷的人才基础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