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会为高校青年教师带来哪些影响?

发布时间:
2023-09-19 03:52
阅读量:
1

现在的学术圈就是纯纯的马太效应,赢者通吃。赢家滚雪球越滚越大,loser搞到最后丧失了斗志要么躺平养老要么滚蛋退圈。

你以为的青年科技人才:博士刚毕业入职讲师/博后/特聘副研等。

国家认为的青年科技人才:发CNS有大佬罩的四青。

他什么时候能把青年、面上的资助率放宽到25%以上,再说自己优待青年学者,或者最好把年龄限制分成5年一个分段,让30多岁的青年不要跟5、60岁的老教授抢。讲道理劳资不怕跟同龄人竞争,关键你特么比我多做20多年科研,你跟我争同一个项目有什么成就感?

否则说啥都是扯淡,整天改革改革的,破五唯破了个啥。教育也是天天教改教改的,改尼唛鳓嘎弹啊,人家国外老教授讲一辈子课,也没见人家改,改来改去养活一帮蛀虫。

例如一个天坑专业发CNS的人,他可以那几年单纯拿着这些老本完成如下成就:

首先轻松入职,可以破格副高甚至30岁不到就正高了。

安家费启动经费几百万,花都花不完。

独立PI,把优质生源都推给你。

然后学校和媒体可以顺势造星造神,厉害了这位师兄/师姐,我国在石墨烯钙钛矿掺鸟屎技术被国外卡脖子的局面要结束啦!

然后很轻松的拿下青基、面上。

不管是实力也好,背景硬也好,学校会全力帮他跑关系,并且还有大佬罩着。

如果是大佬派出去镀金两年的可以很顺利拿下海优。

年纪轻轻就可以拿下优青,甚至杰青。

然后相应的省级的、市级的人才帽子奖励也会接踵而至。

学校配合他喊几个企业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把他打造成“不仅仅是能发论文,还是能把石墨烯鸟屎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应用型工程人才。

再配合他去报几个省级科技奖,后面还有国家奖。

完美无瑕的“青年科技人才”!

反观。

你以为的青年科技人才:

工资到手5-8k,承诺20万安家费实际上按照10年每个月发2k,包含在工资内。

入职后你需要,给学生上课,一大堆课,那帮搞教学的一天一个新花样,教学大纲又要这里加点思政,又要那里体现工程示范,上个课都提心吊胆,生怕自己哪天迟到了来个教学事故,或者那种不怀好意的督导偷偷摸到教室里听你的课给你教学打个差评。

好不容易抽出空来写论文,自己单打独斗,学生也是领导们不想要的丢给你的躺平学生,甚至是别的专业跨考过来一窍不通的,不能给自己分担压力,反而需要你手把手耗费精力去教,投稿还没关系还不一定送审。

然后院领导要报重点实验室、重点研发,还有教学上面还要报什么优秀本科示范课程什么工程认证专业,拉着你陪他在会议室写一两个月材料。

每年年末要开始写本子,阿西吧一看自己今年都没啥新成果可以写在上面。

三年考核后,你咋青基面上都没有?怎么sci连5篇都没发到?

现在这种局面。

国家认为,对于他所认为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力度不够,而不是你认为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力度不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