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才不吼孩子?

发布时间:
2023-09-19 03:50
阅读量:
1

首先要在平静的时候做点准备:

1,承认自己有时会发脾气;

2,告诉自己有权生气,而不必内疚或者羞愧;

3,告诉自己有权表达自己的感受,但是不能攻击孩子的人格,也不能没完没了地发火。

要明确地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比如“我要生气了”“我感觉被激怒了”“我觉得被讨厌了”……之类的。

还需要练习一下表达自己愤怒的强度:

“我生气了”

“我很生气”

“我非常生气”……

尽量学着用语言而不是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感觉,有时仅仅是表达自己的感觉就能让孩子停下来,有时会需要学着描述自己生气的原因:“我看到你把衣服、裤子扔的到处都是,这让我很生气”“我看到你打小朋友,我很生气,我不许你再伤害ta”“我做好了晚饭,你却不来,我想得到一点赞赏,但是我现在很失望”……

这样一方面可以让父母释放一些怒气,也一般不会很伤害孩子,还能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感觉,孩子也会觉得自己的情绪是可以被接受、交流的。

如果还不行,可以尝试在自己生气的时候创造一个“过渡空间”,尝试和别人表达、探索自己的感觉——通常是非常信任的朋友、家人或者心理咨询。


然后是神经科学部分:

人的感受传导会有两种通路,

低级通路:丘脑直接到杏仁核,然后杏仁核指挥下丘脑分泌激素。

高级通路:丘脑从上面经过感觉皮层再到杏仁核,然后还是杏仁核指挥下丘脑分泌激素。

人在有意识、相对理智的时候生气,感觉通路是以高级通路为主;暴怒或者无意识的生气,就是以低级通路为主。

感觉经过高级通路需要的时间是低级通路的两倍左右,但是低级通路只能做出本能反应——比如我们听到后面有爆炸声,低级通路会直接指挥我们逃跑或者躲起来;而高级通路可以做出精细反应——还是后面爆炸,高级通路可以让人有空间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要不要回头看看,或者根据过往的经验判断是真的危险,还是只是别人放烟花。

人在生气的时候,如果只是单纯的转移注意力,那情绪就会只走低级通路,不走高级通路。就会表现为一个人表面上不生气,但是身体却会心跳加速、手心出冷汗、瞳孔放大什么的。时间长了,如果超过了低级通路的处理能力,人就会莫名其妙的觉得没意思或者因为一件小事生气——因为低级通路里的刺激堆积如山,稍微再加点工作量就会超载,而高级通路里却没有什么可以参加的材料。

心理咨询里处理一个人的情绪会有两种思路:

一种是详细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本身、时间、感受、联想、梦……,通过增强高级通路的功能来处理情绪,因为所有情绪背后都有人的需求和意义,等情绪的意义被找到了,人在面对情绪的时候会简单很多。这种比较适合症状比较轻,心理效能感比较好的情况。

一种是通过提供放松、安定的方法(有时只是咨询本身),充分注意身体的反应,并逐渐解读身体反应背后的意义,从低级通路这边入手,逐渐启动高级通路的部分。这种比较适合复杂型创伤、惊恐障碍、边缘人格障碍之类的比较重一点的情况。这也是以前精神分析经常翻车的原因之一,因为这些情况下,人的低级通路过载,而高级通路被废弃太久。

END